蓝眼是猫的火焰门外是火车轨道帽子之上是雏菊泥土循环是骗局魔鬼 稻草 冰冷的蛇圈住我破碎太阳之心所以我说 你好 再见。
两颗半,多出来的半颗送给猫眼,很美。其实听到“一颗花加上一颗花就是一颗喇叭花,一个甲壳虫减去一个甲壳虫就是一只毛毛虫”的时候有些忍不住,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写情诗,这简直就像是文艺男无病呻吟凑字数,还要故做玄虚。如果不说这是品牌合作还真看不出来,但是知道这个就明白了片尾唐突出现的小女孩。文艺的不彻底商业的也不彻底,半推半就让人看完之后摸不着头脑。还是想说说破碎太阳之心就是那猫眼,内心波澜壮阔的还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独?
我写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和想你的时候一样。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好喜欢好喜欢这一句,还有房子变成火车,帽子下是雏菊。
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 ,用来维持太阳系。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曾经很要好的朋友给我讲过这个片子,他说他看的时候很懵,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就像贯穿整个电影的,你好 ,再见。
结尾让我想起了麦兜故事的开头,悬浮飘荡的聚宝盆找到了它的归宿,麦太太。而结尾舒曼的钢琴曲在麦兜故事里好似也同样出现过,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这个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它,如同黑猫,它没有在苦丁糖中尝到甜味,没有读懂火车司机的信,理解不了魔鬼给的一团泥巴。每位观众对短片的理解都截然不同,而这无数对短片的理解都是难得的。
怪诞 荒谬 晦涩,就像梦呓一样,俗人一个,看不懂,电影还是大众的艺术,就是艺术,还是要让人看得懂,我还是觉得越顶级越普世,不要为了文艺而文艺,为了标签而强加标签,自我感动。
奇观配说明性旁白的视觉先行的童话故事,感觉很像是老爸给小女儿在讲故事。蛮灵的地方在于揭开那个帽子,啵的一声,那朵小花被拔走了。送出爱和收到爱的关系就是这么纯粹简单,最后都化作“你好,再见”。
给画面特效和想象力加半星。看完之后疑惑了一阵,摸了摸头上的问号,揉揉眼睛,屏幕里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贝拉塔尔在迷雾中影影绰绰,脑子里盘旋着那句“一朵花加一朵花是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一只甲壳虫是一只毛毛虫”,实在是忍不住发笑。素材的堆叠、过度的表达,毫无感染力的一部短片,尤其最后小女孩的出现很突兀,像是赶不完论文最后只打了一行的结语。毕赣似乎想要极力挣脱商业广告片的束缚,想要展现独属于自己内部的新思考,却无意中放肆地泛滥文艺气味,又一块压缩饼干新鲜出炉。高深绝不是浅显的反义词,感受是嵌入文本中的,纯粹炫技的表达是对自身灵性的反噬,而拼贴式的创作有时会无情地断裂思想和情感的链接,让我在观看时感受不到任何情绪的起伏。
忽略掉对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过重的以至于让人出戏的模仿,影像美的依然让人心碎,且当下只有毕赣有这样的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文本令人失望。
越这样故弄玄虚越俗,竟更不如某些落地长花生的乡土片来得有意味,没那个功底硬学些大导的表面自然也能唬住一些人,但真的很没意思,别再拍这些空心化的东西了,讲的故事也是为了天马行空而天马行空,拼贴式的奇幻在拼贴诗小组就有一堆比这高明得多还不失草蛇灰线的想法。
毕赣的电影视听维度总是非常好的,很喜欢他强大的想象力,想看他的分镜是怎么设计的。看他的作品就像在做梦,我猜导演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很多细节的设计都非常巧妙。
你好,再见。对毕赣的画面表现力说不出一句重话。虚幻 美满 梦境 童真 布满塑料纸的房间与拿着镜子的黑猫。蓝色充满雾气的一部童话故事
毕赣与pidan合作的品牌短片。这是一只黑猫的奇幻旅程,一个关于爱的童话故事,探讨何为爱,以及如何获得爱。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短片金棕榈奖(提名)毕赣
第7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放电影大奖(提名)毕赣
Copyright ©